在日常生活中,难免会遇到一些纠纷,需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。然而,在一些情况下,我们可能并不知道对方身份信息,这该如何起诉呢?
以下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不知对方身份信息时可以采取的起诉方法:
1. 申请查询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第119条的规定,当事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查询被告的姓名、住所、联系方式等信息。申请人应当提供以下材料:
- 申请书
- 身份证件
- 证明对方身份信息的线索
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后,应当依法查询。查询到相关信息的,应当及时通知申请人。
2. 公告送达
如果通过查询仍无法取得对方身份信息,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公告送达。公告送达是指将诉讼文书在法定期间内张贴在公告栏或者登报刊登,以完成送达的意思。
申请公告送达,应当提交以下材料:
- 申请书
- 身份证件
- 证明无法以其他方式送达的材料
人民法院审查后,认为可以公告送达的,应当裁定公告送达。公告期间为三十天。
3. 申请调查令
在侵犯知识产权、不正当竞争等案件中,如果申请人因客观原因难以查明侵权人的姓名、住所、联系方式等信息的,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令。
申请调查令,应当提交以下材料:
- 申请书
- 身份证件
- 证明侵权事实的材料
- 证明无法查明侵权人信息的材料
人民法院审查后,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的,应当裁定准予调查。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律师事务所调查,也可以直接指派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调查。
4. 申请查找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指南》的规定,执行法院可以依申请查找被执行人的踪迹和财产线索。申请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执行法院提出查找申请。
申请查找,应当提交以下材料:
- 申请书
- 身份证件
- 执行文书
- 证明被执行人踪迹和财产线索的材料
执行法院受理后,应当依法采取查找措施。
5. 其他方法
除了上述方法外,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对方身份信息:
- 通过网络搜索
- 委托他人查询
- 向有关部门查询
在采取上述方法获取对方身份信息后,就可以依法提起诉讼了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不知对方身份信息的情况下起诉,难度会比知道对方身份信息的情况下更大。因此,在提起诉讼之前,应尽量收集对方身份信息的线索。如果确实无法查明对方身份信息的,可以采取上述方法之一进行查找。